香港大學孫紅哲教授應邀作藥學前沿承嘏講壇第四十七講
2022年8月19日 ,上海藥物所「藥學前沿承嘏講壇」第四十七講在線舉辦 。香港大學孫紅哲教授應邀作了題為「Metalloproteomics and Drug Development: Metallodrug for COVID-19 and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的專題報告 。報告由原創新藥研究重點實驗室楊財廣研究員主持 ,藥物所近二百名研究生和科研人員參會 。
孫紅哲立足於金屬藥物 ,開展了金屬蛋白組學 、抗耐藥細菌藥物發現 、熒光分子探針開發 、抗病毒藥物發現等領域的研究 。金屬離子在生命體中發揮重要的生理作用 ,這些生理作用依賴於金屬離子與氨基酸之間的配位結合(非共價鍵) ,關鍵氨基酸位點的突變往往導致金屬蛋白(酶)活性或選擇性的減弱甚至完全喪失 ,從而引發機體病變 。
首先 ,孫紅哲團隊利用機器深度學習模式 ,對人類基因組與金屬蛋白上金屬結合位點進行成功預測 ,將促進對金屬與蛋白質相互作用的分子機制 ,從而加快金屬藥物的研發 。其次 ,他分享了團隊利用金屬藥物在解決超級細菌耐藥方面的工作 ,發現枸櫞酸鉍逆轉產生NDM-1的超級細菌對β內酰胺類抗生素的敏感性 ,金諾芬同時抑制MBL與MCR ,恢復碳青黴烯抗生素和粘桿菌素對產MCR和MBL的多重耐藥超級細菌的抗菌活力 。此外 ,其團隊探索併合成了多種小分子金屬基熒光探針 ,用於標記蛋白質 ,從而理解蛋白質在活細胞中的功能 、分佈狀況 、動力學特徵等 。最後 ,孫紅哲的報告落腳於目前全球肆虐的抗新冠病毒藥物的發現 。以病毒解旋酶為作用靶標 ,發現枸櫞酸鉍雷尼替丁(RBC)在細胞水平和動物模型中顯著降低了新冠病毒的載量 ,並抑制炎症相關指標 ,具備臨床應用潛力 。報告結束後 ,與會師生進行了深入交流探討 。
孫紅哲 ,香港大學化學系講座教授 、葉志成-范港喜基金教授(生物無機化學) ,獲國家傑出青年資金資助 。他是金屬組學和金屬蛋白質組學的先驅之一 ,並將金屬蛋白質組學應用於生物醫學研究 ,提出的用鉍基藥物治療新冠感染的雞尾酒療法已獲批在香港進行臨床實驗 。擔任J Biol Inorg Chem 、RSC Metallobiology等編輯 ,在Nature-X 、Angew Chem 、 JACS 、PNAS等發表學術論文約200餘篇 。曾獲香港裘槎基金會高級成就獎 、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科學技術特等獎和亞洲生物無機化學傑出成就獎等 。
本期講壇由上海藥物所主辦 、原創新藥研究重點實驗室承辦 ,信息化管理處提供全程技術保障 。
香港大學孫紅哲教授作承嘏講壇線上報告
(供稿部門 :原創新藥研究重點實驗室;供稿人 :丁寧 、董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