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楷模發佈廳】王逸平學生回憶 :沙漏不再流淌 ,王老師您可以歇歇了......

  也許您曾經被問過這樣一個問題

  假如這是你人生的最後一天

  你會怎麼過?

  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但是當我們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 ,有當過這是真實的情況嗎?沒有 ,只是假設 ,而且是「不可能」的假設 。

  但我相信 ,這個問題在王老師那裏不是假設 ,而是他25年來經常思考的問題 。

  當他被告知自己患有無法治癒的克羅恩病的那一刻 ,他應該真切地聽到了沙漏的聲音 。

  那時的王老師應該是第一次思考這個問題吧 ,他會想到什麼呢?

  王老師曾經在課堂上跟我們講過一個他在醫院的故事 。

  一天他在查房 ,一個病危的老大爺緊緊抓着他的手 ,急切又渴望地看着王老師說 :醫生 ,救救我 ,我不想死 ,救救我 。

  但當時沒有有效的治療藥物 ,看着這位老大爺的眼睛 ,王老師既心酸又無力 。當時他就在心裏想 :沒有良藥 ,很難成名醫 ,有機會我要去做藥 。只要研製出好藥 ,就能救治全世界患這個疾病的病人 !

  王老師是不是想起了那位老大爺的眼神 ,才讓當時的他下定決心棄醫從藥的呢?我想應該是了 。

  丹參多酚酸鹽項目剛剛立項1年 ,很多相關的藥理學研究需要開展 。但就像王老師常說的 ,選擇了新藥研究就是選擇了科學長跑 。

  面對晝夜不停的沙漏 ,他能做的就是跟時間賽跑 。

  所以他很勤奮 ,比嚷着要畢業的我們還勤奮 。

  每天早上七點半就能在食堂看到他在排隊 。每天晚上10點半 ,坐在對面辦公室的我們 ,還沒有聽到王老師獨特的兩聲鎖門聲 。

  周末早上 ,睡完懶覺來到所里 ,在路過2號樓的樓下時 ,我們會習慣性地一抬頭 ,同時心裏想着 :窗戶肯定是開着的 ,而結果也經常能被我們猜中 。

  所以他很嚴謹 ,以至於在我們眼裏溫文爾雅的王老師也會大發雷霆 。

  那天做完實驗的我脫下白大褂來到休息室 ,看到王老師站在門口 ,對面站着組裏的兩位工作人員 。只聽到王老師嚴厲地說 :「你的責任心呢?你以為這是小事情嗎?」

  整個休息室一片沉寂 。事後我才知道 ,原來是因為工作人員在交接過程中不嚴謹 ,導致用於在動物體內檢測藥效的化合物張冠李戴 。

  王老師告誡我們 :科研中的每一個環節都無比重要 ,哪個地方「掉鏈子」都會帶來問題 ,甚至使項目失敗 !

  所以他很堅韌 。

  您也許看到了丹參多酚酸鹽及其粉針劑的上市 ,看到了硫酸舒欣啶進入了二期臨床 。但您不知道 ,每個來到王老師手裏的化合物 ,它的藥理活性都要經過反覆多次驗證的 。

  在跟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的合作項目中 ,藥理活性部分的動物實驗是由組裏的趙晶老師負責的 ,她說 :「我已經不記得一共做了多少次的動物實驗了……」改變化合物提取方式 、改變劑量 ,改變給藥時間……中間還免不了把同樣的實驗再反覆驗證幾次 。每次開會王老師都會把最新的數據與以往的數據進行對比分析和總結 ,接着討論接下來的動物實驗安排 。

  趙老師有時候開玩笑地跟我們說「這次動物實驗結束 ,我就跟王老師說我不要再做這個動物實驗了」 ,可每次開完會 ,趙老師回到辦公室第一件事仍然是想方設法跟動物房的老師們協商再訂一批動物 。

  新藥研發 ,失敗總是比成功多 。但王老師就是那個能夠始終堅持「再戰一個回合」的人 。

  他告訴我們 :未來的道路會碰到各種困難 ,人生也會有高峰和低谷 ,關鍵要有耐力 ,時刻提醒自己要堅持「再戰一個回合」 ,能夠堅持「再戰一個回合」的人 ,是不會被打垮的 。

  那個晝夜不停流淌的沙漏

  就像晝夜不停工作的王老師

  終於沙漏不再流淌

  王老師也終於可以歇歇了

  可是看着這個悄無聲息的沙漏 ,我們總是忍不住一遍一遍地把沙漏重新反轉 ,讓時間倒流 ,一遍一遍地重溫王老師跟我們在一起時候的點點滴滴 。

  忘不了王老師對我們的鼓勵 。

  最近實驗有點問題 ,師妹突然給我說 :沒關係的 ,是會碰到這種情況的 。然後我和她就都心領神會地相視一笑 ,同時心裏一陣揪心的刺痛 ,因為這句話就是以前王老師在這個時候會跟我們說的話 。

  當我們跟他講最近遇到的問題時 ,他第一句話肯定是 :沒關係的 ,是會碰到這種情況的 。然後開始給我們講他的看法和建議 。

  他不知道 ,這句安慰撫平了我們內心多少的沮喪 ,這句鼓勵又讓我們多少次「再戰一個回合」 。

  忘不了王老師對我們說要孝敬長輩 ,關心父母的告誡 。

  有一年2月15日的下午 ,王老師路過實驗室的時候 ,叫住我們 ,抬起手裏拎着的盒子 ,說「過來吃蛋糕「 。我們一陣歡呼 ,興沖沖地跑到休息室 。

  我還跟王老師開玩笑說 ,」難道是師母送的情人節禮物「?王老師哈哈大笑着打開盒子 ,這時候我們才發現蛋糕上寫着「爸爸 ,生日快樂」 。我們才知道原來2月15日是王老師的生日 ,而蛋糕是遠在美國的女兒給王老師訂做的驚喜 。

  那個時刻 ,王老師滿臉的開心 ,還用手機拍下了蛋糕的照片 。吃蛋糕的時候王老師就說「做父母的就是這樣 ,從不期待你們買多貴重的東西給他們 ,只要一點小禮物 ,表示你們記着他們 ,他們就會很開心很滿足了」 。

  所以年終的時候 ,王老師會給我們每個人都發放額外的生活津貼 ,提醒我們記得給家裏的長輩買點補品 ,給爸媽帶點禮物 。

  忘不了王老師像父親一樣對我們生活上的關心 。

  組裏無論是誰生病住院 ,無論多小的疾病 ,王老師總是很緊張地讓我們好好治療好好休息 ,再委託師兄師姐帶上補品和慰問金看望我們 。

  他是擔心我們在醫院吃不好 ,擔心醫藥費會給我們造成負擔;每次組內聚餐 ,王老師最喜歡看到我們每個人都胃口很好地消滅桌上的食物 ,每次都會很開心地給我們夾菜 ,每次都會把符合個人口味的菜換到我們面前 。

  我相信

  所有跟王老師相處過的老師

  和同學們

  都各自有一個王老師的沙漏

  而我的這個沙漏里

  裝滿了他勤奮 、嚴謹

  堅韌的工作作風

  裝滿了他對我學習上的鼓勵

  和生活上的關心

  這個沙漏會一直在我心裏 ,當我工作中遇到困難的時候 ,當我生活中遇到挫折的時候 ,我可以隨時反轉 ,重溫他的教導和鼓勵 ,以滿滿的信心 ,「再戰一個回合」 !

  作者 :李惠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