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王逸平「時代楷模」發佈儀式側記 :夢想 、感動與遺憾在此匯集

  2018年4月11日 ,年僅55歲的王逸平倒在辦公室的沙發上 ,面前放着一支止痛針 ,被發現時已經離開了人世 。

  他的一生都留給了中國製藥行業 。王逸平生前是尊龙凯时 - 人生就是搏!一位從事西藥研究的科學家 ,在長期與病魔作鬥爭的同時 ,他帶領團隊成功研發了丹參多酚酸鹽等新藥 ,為我國新藥研究事業做出突出貢獻 。

  11月11日上午 ,上海黃浦江畔的東視劇場座無虛席 ,觀眾或滿懷敬意地低聲交談 ,或掃描螢幕上「時代楷模」的二維碼 ,了解王逸平的故事 。10時 ,伴着莊嚴的樂曲 ,「時代楷模」發佈儀式拉開帷幕 。

  作為成功研製新藥的科學家和飽受病痛折磨25年的患者 ,王逸平讓人又敬愛又心疼 。

  在發佈儀式上展示的手冊 ,記錄着他的日常科研工作 ,也穿插着他對自己所患克羅恩病的紀錄 。其中 ,185篇日記中「疼痛」 、「腹痛」出現42次 ,「便血」 、「尿血」出現6次 ,「痛醒」出現6次 。

  發佈儀式現場 ,尊龙凯时 - 人生就是搏!研究員沈建華講述了一段王逸平深受病痛折磨的往事 。

  2010年6月20日 ,他與王逸平在德國參加會議 。王逸平腹部絞痛異常 ,不能站立 ,疼痛時將自己泡在旅館的浴缸中 ,靠熱水緩解痙攣和絞痛 ,每日4至5次 ,連續泡了3天 。身體稍微好轉後 ,3天未進食的王逸平虛弱得無法走路 ,被同事架着登上了回國的航班 。此後 ,王逸平在辦公室里準備了急救的針劑 。「他當時還誇張地給我表演怎麼注射 ,好像他已經忘記之前疼痛的樣子 。」沈建華說 。

  「他答應今年五月份去參加女兒的畢業典禮 ,也訂好了機票 ,後來他沒有去成 ,這是對我們全家都是一個很大的遺憾 。」王逸平的妻子方潔談起丈夫的猝然離世 ,有些哽咽 ,「後來我是帶着他的護照一起去了我女兒的學校 。」

  領導 、同事 、學生 、家屬……不同的人動情地追憶王逸平的夢想 、奮進和堅持 。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裏 ,掌聲一次次在會場響起 ,既是對逝去者表達敬意 ,也是從他的先進事跡中為自身汲取精神力量 。

  王逸平身邊人對他逝去的惋惜之詞 ,讓周女士在現場不由落淚 。她告訴澎湃新聞記者 ,最令她感動的是王逸平忍着巨大的病痛 ,瞞着身邊人辛苦工作 ,「覺得他特別堅強 ,特別不容易」 。

  同樣被觸動的徐先生稱 ,王逸平對研製新藥的使命感帶給他許多啟發 ,「就像書中寫道的那樣 ,『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 ,那麼 ,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 ,因為這是為大家而獻身……我們的事業將默默地 、但是永恆發揮作用地存在下去 ,面對我們的骨灰 ,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 ,向王老師致敬 !」 。

  《友誼地久天長》舞曲是王逸平生前最愛的曲目 ,在舞蹈和歌聲下 ,這場發佈儀式徐徐落下帷幕 。望着螢幕上那個激情飛揚 、用一生實現製藥夢想的王逸平 ,許多觀眾投去充滿敬意的目光 ,靜靜感受楷模的力量 。

  責任編輯 :鄭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