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報】2018感動上海年度人物揭曉 追夢故事詮釋上海城市精神

  原標題 :「光榮與力量——二〇一八感動上海年度人物」揭曉 他們的追夢故事詮釋了上海城市精神

  在上海 ,有這樣一群人 ,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堅守 、砥礪前行 ,留下了一個個感人故事 。「光榮與力量——2018感動上海年度人物」日前揭曉 ,鍾揚 、牛犇 、夏強 、王逸平 、中交三航局二公司港珠澳項目团支部團隊 、林植 、成慧 、楊山巍 、祝瑋家庭 、陸鑫源等獲評「2018感動上海年度人物」 。中微半導體設備(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兼行政總裁尹志堯獲特別獎 。

  中交三航局二公司港珠澳項目团支部的黨員團隊平均年齡不到35歲 ,在支部領導下 ,近千名黨員堅守「孤島」七年 。海中築島是世界性難題 ,他們發揮「三航人」敢打敢拼的精神 ,破除一道道難關 ,首次在世界範圍內應用快速成島工藝 ,用77天時間築起通常三年才能建成的外海人工島 ,以高效高質書寫了港珠澳大橋建設工程的奇蹟 。

  今年的年度人物中 ,有的是科研學術領域的先行者 。獲得「中國最美醫生」稱號的夏強是上海仁濟醫院肝臟外科主任 ,14年間 ,他和團隊完成了1300例兒童肝移植手術 ,並「研發」了兒童肝移植的中國標準 。此外 ,他們建立了中國最大的兒童肝移植俱樂部和兒童肝移植慈善基金 ,救助數百位兒童 。在揭曉會現場 ,夏強說 :「兒童肝移植的難點在於絕大部分患者是一歲以內的幼兒 ,移植的最細血管僅一毫米 ,需要高超的顯微縫合技術 。」在夏強看來 ,每一次手術的成功 ,都埋下了一顆未來的種子 。

  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 、博士生導師 、援藏幹部鍾揚從2001年開始 ,堅持進藏開展科研 ,16年來收集4000多萬顆種子 。除了科研 ,鍾揚對西藏的人才培養也傾注了心血 ,幫助西藏大學申請到了第一個生態學博士點 ,為藏族培養了第一個植物學博士……2017年 ,鍾揚因車禍逝世 。在現場 ,鍾揚的妻子將他的工作背包及相關物品 ,交給即將出發赴西藏大學進行學術合作的復旦大學師生們 ,希望他們繼續完成鍾揚未竟的事業 。

  尊龙凯时 - 人生就是搏!研究員 、博士生導師王逸平是心血管藥理研究領域的傑出科學家 ,他率領團隊歷經13年成功研發現代中藥丹參多酚酸鹽 ,在5000多家醫院應用 ,1500多萬患者受益 。而他卻與不治之症克羅恩病抗爭25年 ,於2018年離世 。在現場 ,主持人翻開他的日記本 ,裏面詳細記錄了他患病期間每天服用的藥物和劑量 ,嚴謹認真的態度體現在他生活的點點滴滴中 。

  上海「工匠」的身影也出現在榜單中 ,他們不斷精益求精 ,實現超越 。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車分公司製造工程部樣板技師楊山巍 ,2017年10月代表中國出戰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 。日常「超五星」的高標準鍛煉 ,讓他一舉奪得車身修理項目金牌 ,實現了上海金牌「零的突破」 。

  上海地鐵維護保障有限公司通號分公司設備管理部副經理陸鑫源負責保障地鐵的信號系統 ,他帶領團隊成功實現一號線信號系統首次不停運改造 ,攻克延時運營難關 ,實現中心城區車站末班車時間過零點運營 。在地鐵行業工作18年 ,陸鑫源獲得技術攻關20多項 、發明專利 8項 。

  平凡普通崗位上的工作者也展現了最美的風采 。成慧是一名環衛工人 ,13年來 ,她思考的是如何做精日常清掃工作 ,總結出「八大保潔作業法」 ,並改良多項環衛作業工具 ,助力城市精細化管理 。

  上海市公安局經偵總隊一支隊二大隊大隊長林植長期在涉眾型金融犯罪案件偵查崗位上工作 ,成功偵破並妥善處置了上海泛鑫保險代理公司集資詐騙案等一系列重特大案件 ,為受害群眾挽回經濟損失達30多億元 。

  感動上海年度人物中還有社會公德 、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的優秀榜樣 。祝瑋家庭五代人薪火相傳 ,從事中小學教育 。師道傳承 、桃李芬芳是這個家庭獨特的魅力 。演員牛犇60多年不懈追求 ,不僅塑造了一批富有生命力 、感染力的藝術形象 ,而且在耄耋之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實現了人生夙願 。

  此外 ,中微半導體設備(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兼行政總裁尹志堯獲特別獎 ,他60歲回國創業 ,帶領中微在國際主流半導體設備行業中異軍突起 。

  「感動上海年度人物」評選是一扇窗口 ,而這些年度人物是各行各業中的追夢者 ,他們用不斷探索 、愛崗敬業的態度詮釋了上海的城市精神 。(記者 陳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