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報】科學家找到殺蟲劑致神經損傷「藥方」
本報訊(記者黃辛 見習記者朱泰來)中科院上海藥物所高召兵團隊在有機磷殺蟲劑及化學武器致神經損傷的新機制和治療藥物方面取得重大進展 。相關成果近日發表於《細胞發現》 。
有機磷是很多殺蟲劑 、除草劑和神經性毒劑的有效成分 ,可通過攝入 、皮膚接觸 、吸入等方式被人攝取 。全球每年大約有300萬人因接觸有機磷化合物而中毒 。部分急性中毒患者後期會患上有機磷致遲發性神經病(OPIDN)——肢體感覺異常 、共濟失調性步態和癱瘓等神經損傷症狀 。迄今為止 ,OPIDN的發病機制一直未被闡明 ,臨床上亦無治療方法和藥物 。
研究人員發現多種有機磷化合物造成的神經損傷與TRPA1通道密切相關 。TRPA1是一種可以通透鈣離子的非選擇性陽離子通道 ,參與冷感受 、咳嗽 、哮喘和疼痛等多種生理和病理過程 。多種有機磷化合物均能激活TRPA1通道 ,而給予TRPA1抑制劑或敲除TRPA1基因均能顯著減輕有機磷化合物導致的神經損傷 。令人欣喜的是 ,小分子抑制劑在預給藥和後給藥兩種情況下均能在動物水平抑制有機磷致神經損傷 。
該發現不僅首次證明了有機磷致TRPA1通道激活是OPIDN的主要致病機制 ,還發現了兩個已上市藥物可通過抑制該通道緩解OPIDN的症狀和病理損傷 。研究人員從近3000個已上市藥物中尋找到多個TRPA1通道抑制劑 ,並證明「度羅西汀」和「酮替芬」可有效抑制有機磷所致的神經損傷 。
「從已上市藥物着手不僅可以為病患爭取時間 ,也為緊急情況下的治療提供潛在選擇 。」高召兵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