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報】中科院上海藥物所等單位 確證腎癌治療新靶點
本報訊(記者黃辛)中科院上海藥物所蔣華良課題組 、楊財廣課題組及北京基因組所劉江課題組在一項合作研究中確證了腎癌治療新靶點SPOP 。9月12日 ,相關成果在線發表於《癌症細胞》雜誌 。
以索拉非尼和舒尼替尼為代表的靶向抗腫瘤藥物是晚期腎癌的一線治療藥物 ,但對轉移性腎癌的療效十分有限 ,並且容易產生耐藥 。因此 ,當前亟待發現並確證治療腎癌特異性藥物作用新靶標 。
SPOP介導許多核蛋白的泛素化修飾 ,引發蛋白降解 ,從而調控細胞的多種功能 。此前研究發現 ,SPOP是透明細胞腎癌的生物標誌分子 ,同時低氧微環境驅使過表達的SPOP蛋白在腎癌細胞質中大量累積 ,最終促進腎癌形成 。
此次研究人員以SPOP與蛋白質的相互作用為靶標 ,根據SPOP識別底物多肽的複合物晶體結構的特點 ,綜合應用多種技術手段 ,獲得了能與SPOP結合的小分子化合物 。該化合物能抑制SPOP與底物蛋白質的結合 ,干預SPOP介導的調控PTEN 、DUSP7等抑癌蛋白泛素化修飾的信號轉導通路 ,最終抑制腎癌細胞的生長 。
相關專家表示 ,該項研究為SPOP能否作為透明細胞腎癌藥物靶標進行了藥理功能確證 ,同時為SPOP抑制劑的發現並運用於治療腎癌指明了不同於激酶抑制劑的新方向 。
《中國科學報》 (2016-09-14 第4版 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