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上海藥物所中藥現代化研究團隊 :中藥標準國際化道路的拓荒者
上海藥物所中藥現代化研究團隊:中藥標準國際化道路的拓荒者
作者 :解敏 、劉輝
果德安研究員與團隊成員在圖書館
東方網記者解敏 、劉輝5月16日報道 :丹參 ,常生於向陽山坡 、草叢 、溝邊 、路旁 。《本草綱目》記載 ,丹參 ,可活血 ,通心包絡 ,治疝痛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 :丹參對冠心病 、心絞痛的治療有較好的療效 。2012年 ,中藥丹參標準首次被列入《美國藥典》 ,這是第一個由中國學者制定的進入《美國藥典》的中藥標準 ,制定也是第一個《美國藥典》中藥標準 。
像丹參一樣 ,大量的中藥長期以來雖然有效性和安全性都通過臨床實踐得以證明 ,卻由於理念和體系的差異 ,一直難以被國際社會承認 。究其原因在於許多中藥有效成分未知 、作用機理不明 ,缺乏全面 、科學 、可行的質量控制標準 ,最終導致了中藥產業由於不符合國際標準和要求 ,失去了本應有的市場銷售份額 。丹參被列入《美國藥典》標誌着長期以來制約中藥現代化進程的瓶頸已得到突破 。制定這一標準的是來自中科院上海藥物所中藥現代化中心的果德安研究員團隊 ,他們當初是如何一步一步用現代科學技術鑿開國際藥典的第一塊堅冰的呢?
中科院上海藥物所中藥現代化研究團隊 :(從左至右)
姜寶紅研究員 、楊敏研究員 、首席科學家果德安研究員 、吳婉瑩研究員 、黃成鋼研究員(藥物所提供)
出標準 :讓中藥標準主導國際標準制定
2004年 ,以中草藥和天然產物為主要研究對象之一的上海藥物所從北京大學引進果德安教授作為首席科學家 ,並組建成立了「上海中藥現代化中心」 ,旨在應用現代科學技術和方法研究傳統中藥 ,加速中藥現代化進程 ,推進中藥產業的發展 。上任之初 ,性格務實的他就為團隊制定了「出標準 、出新藥」的明確目標 。由於中藥成分複雜 ,尤其在由幾味藥組成的複方藥劑里 ,如何確定質量控制標準 ,是對中藥現代化最重要的挑戰 。
2008年 ,中美在國家層面上簽訂了藥典工作合作備忘錄 。在與國際藥典標準對接的過程中 ,國內藥品標準化問題逐一顯現 。在果德安看來 ,國際上植物藥標準相對成熟 ,國際上有140多個國家應用美國藥典藥品標準 ,評審方法上更趨科學 、合理和嚴謹 ,利於甄別真偽優劣 。由於美國藥典的收錄原則是敞開式的 ,從提交的方案里優中選優 。「海選競爭」的方式讓中藥標準走進美國藥典成為中國學者一直都在努力的目標 。果德安下定決心 ,一定要實現讓中國學者制定的中藥標準來主導和引領國際植物藥標準 。
他帶領團隊首先啃下了美國藥典磚頭厚的技術指南 ,並指導團隊基於基礎研究的結果 ,從丹參這味傳統中藥入手 ,開始了國際質量標準的起草制定工作 。在研究中 ,果德安堅持中藥的質量標準研究並不僅限於化學成分分析 ,而應該是多學科交叉研究 。他提出了貫穿「化學分析-體內代謝-生物機制」的中藥複雜體系系統分析方法學體系 ,並曾為之開展了10 多年的實踐探索 ,提出了「深入研究 ,淺出標準」來構建中藥現代質量標準的基本理念 。「深入研究」是指對中藥複雜體系的藥效物質基礎體內代謝過程以及作用機制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在此基礎上 ,制定簡便 、可行適用的中藥質量控制標準 ,即「淺出標準」 。基於上述研究 ,由果德安研究員領銜的「中藥複雜體系活性成分系統分析方法及其在質量標準中的應用研究「項目榮獲了2012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
以科學的研究方法為支撐 ,在與研究團隊日以繼夜 、齊心協力地攻關下 ,丹參的美國藥典標準在很短的時間內破繭化蝶 ,完成並提交 。丹參質量標準和起草說明在提交到美國藥典委不久 ,就獲得了好評 。美國藥典委員會指出 ,果德安團隊在丹參標準方面所做的工作為今後中藥標準收載起到了典範與模板的作用 。在這之後的幾年裏 ,中國學者制定的靈芝 、三七 、五味子 、紅參 、薏苡仁等9種中藥標準先後被美國藥典收錄 。繼《美國藥典》之後 ,果德安很快又攻克了《歐洲藥典》 ,他用最短的時間完成了鈎藤質量標準 ,被向來以體系封閉而著稱的歐洲藥典所收載 。
中藥現代化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果德安研究員
出新藥 :修煉內功離不開「金標準」
制定了國際標準 ,就意味着開始掌握國際話語權 。以此為依據 ,生產出高質量的藥物是上海藥物所中藥現代化研究團隊的終極使命 。團隊在繼承中創新 ,在創新中發展 ,從傳統中藥 、古方驗方中獲取靈感 ,針對中藥有效成分不明 、質量難以控制 、臨床療效不穩等癥結 ,研發丹參多酚酸鹽及其粉針劑 、丹七通脈片 、抗糖尿病藥物等一批現代中藥 ,並總結「成分明確 、質量可控 、作用清晰 、療效確切 、使用安全」的中藥現代化研發經驗 。
果德安與丹參有着不解之緣 ,他和團隊成員一起還對現代中藥丹七通脈片開展了成藥的研究 。丹七通脈片是從丹參中提取出丹參總酚酸與三七中的總皂苷經過藥理試驗篩選出最佳配比 ,通過現代化中藥生產工藝和指紋圖譜技術 ,使產品的原料從質量難以控制的藥材變為採用指紋圖譜控制的批間質量穩定的原料藥 ,是具有安全性好 、藥效確切 、質量可控 、作用機理相對清楚等特點的現代創新中藥 ,可用於治療冠心病 、心絞痛 。目前正與太極集團合作進行IIb臨床研究 。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 ,「中醫藥學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 ,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 。」在果德安和他的團隊在實現中藥現代化的道路上 ,始終秉持着「修煉好中藥自身的內功是關鍵」的理念 。「真正實現中藥現代化和國際化的目標 ,要從安全 、有效 、質量三個藥品的『金標準』入手 ,利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 ,加強中藥的基礎研究 ,包括藥效物質基礎 、構建科學可行的質量控制標準 、闡明安全適用範圍和劑量 、確證臨床療效 ,在此基礎上 ,開展相關體內藥代動力學以及作用機理研究 ,闡明其體內運行規律和作用機制 ,開發出療效確切 、質量標準可行 、安全 、機理明確的現代中藥產品 。」
正是由於研究團隊在中藥質量標準制定以及中藥標準國際化方面做出的突出成就 ,果德安成為了國際上唯一在中國藥典 、美國藥典和歐洲藥典三個國際主流藥典同時任藥典委員的學者 ,美國和歐洲藥典委員專家都為其作出的貢獻「點讚」 。然而 ,果德安和他的團隊並沒有因此停歇 ,他總是馬不停蹄地為自己和團隊又制定了下一個目標 ,希望在未來的拓荒之路上 ,他和他的團隊能走得更遠 ,無限風光都在前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