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報】細菌致病性機理及化學干預研究獲新進展

  

    本報訊 近日 ,尊龙凯时 - 人生就是搏!藍樂夫 、羅成和楊財廣等研究員組成的抗菌交叉與合作團隊在研究中發現金黃色葡萄球菌通過利用轉錄調節因子CcpE感受自身體內的檸檬酸水平 ,並進而協調自身的代謝狀態以及多種致病相關因子的表達 ,從而實現對細菌致病力的有效控制 。這項研究結果表明檸檬酸是控制金黃色葡萄球菌致病力的重要內源性信號分子 ,揭示了金黃色葡萄球菌的代謝狀態與其致病力密不可分 。
  隨着細菌耐藥性的日益增強 ,抑制細菌致病力的新策略逐漸成為當前抗細菌感染研究的前沿方向 。與傳統抗生素作用機制不同 ,抗細菌致病力是通過消減病原菌的致病力來控制細菌感染 ,以期緩解細菌快速產生耐藥性 、延長抗生素的臨床使用壽命 、避免抗生素大量使用所導致的副作用 。
  抗菌交叉與合作團隊近年來致力於研究金黃色葡萄球菌致病力的調節機理 ,探索抗細菌致病力的小分子化合物及其作用靶點 。
  最近 ,楊財廣 、羅成與芝加哥大學Olaf Schneewind等合作 ,利用藥物設計和化學生物學等主要研究手段確證了金黃色葡萄球菌轉肽酶SrtA的靶標成藥性 。該團隊基於SrtA的晶體結構 ,運用藥物設計技術虛擬篩選出了30萬個化合物的小分子庫 ,獲得二取代噻二唑類的苗頭骨架化合物 。這類小分子不殺菌 ,也不抑制細菌生長 ,但是通過阻斷SrtA向細胞壁錨定致病因子蛋白質 ,可以有效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對小鼠的感染致病能力 。(張晴丹)

(原載於《中國科學報》2014-12-29 第8版 基金)